10月1日,南京阳光明媚,秋高气爽,到处是花团锦簇,彩旗飘扬,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南京各公园、景点等公共场所也人流如织,热闹非凡。人流量大增,也无形中加大了疫情防控的难度和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那么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如何?记者进行了一番探访。
“请准备好身份证、健康码,依次排队进入”“请佩戴好口罩,保持一米线距离”……今天上午9点不到,玄武湖公园门口就人头攒动,游客众多。公园门口搭起了一排长长的帐篷,多位戴着口罩、防护面屏的保安认真查验每一位游客的健康码,地面上黄线标出清晰的一米线距离。有几位没有佩戴口罩的游客,被提醒后戴好口罩才准入内。
莫愁湖公园门口同样搭起了几个帐篷,检票口也加强了安保力量,保安人员由平时的一人增至四人,而且还安放了自动体温检测仪,每位游客入园不仅要戴好口罩、出现健康码等,还要测体温,工作人员严格检查,一丝不苟。
南京清凉山公园也装扮一新,园内景色更加幽静迷人,此外公园今天还举办奇石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去游玩、观赏。为此,公园也加强安保措施,公园安保部阎主任告诉记者,大门口的保安由平时的2人增至4人,每一位入园的游客要扫描二维码按预约时间入园,还要详细登记身份证信息、手机号等,“虽然有点繁琐,但为了疫情防控大局必须这么做。”阎主任说道。
与公园景点的热闹场面相比,各大医院“冷清”不少。按规定,南京各大医院10月1日-3日门诊放假,而急诊都正常开诊。江苏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南京鼓楼医院等在医院大门口都加强了安保力量,入院的人戴口罩、测体温、出示健康码等一样不能少。
“我们严格按规定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节日期间也不敢丝毫懈怠。”据南京鼓楼医院党群综合服务部杨海龙处长介绍,来院患者在医院入口处均需扫码填写江苏省预检分诊登记表。无智能手机的老年患者等特殊人群走人工通道登记入院。严格执行“一医一患一诊室”。确保节假期间的群众看病就医安全需求。
“对医院24小时开诊的急诊科来说,节假日是压力最大的时候。”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鲍磊坦言,这不仅是因为节假日期间医院面临一定人员排班压力,还因为急诊科面对的往往是病情比较紧急和凶险的病人。
记者了解到,从昨天晚上5点至今天上午12点,该院急诊科已经收治患者500多人,抢救量达到24人。“实际上,医院会根据急诊病人人数安排病房医生的‘加强班’。内科等诊室目前已经协调增加了医生人手。”鲍磊介绍,医院通过医生的“加强班”减少病人节假日候诊时间。除此以外,节假日期间,医院还安排了高年资的行政主任查房以协调沟通床位、协助抢救危重症病人,保证节假日急诊科的医疗质量安全。
假期防疫不松懈。南京市第一医院特设了隔离急诊诊室以临时隔离收治流行病学史不明且有发热、干咳等症状的病人。“节假日期间,医院隔离急诊室面临人手不足等压力,许多医生、护士放弃休息时间以全力保障诊室的运行。”鲍磊说。
交代家长填写预检分诊表、询问家长和患儿的流行病学史、测量体温、查问健康码和行程码、根据不同等级进行人员分流……十一黄金周第一天,南京市儿童医院人流量依旧很大。“虽然是过节,但是我们这里人是一点没少。”南京市儿童医院门诊预检分诊护士长杨文娟告诉记者,医院很多号都已经挂满了。“虽然是节假日,但我们没有减少人员,和平时一样。”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仲崇山王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