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中国公司何以入围世界500强?有啥“真本事”
2021-08-21 16:03:00  来源:光明日报  
1
听新闻

经济界面

几场秋雨过后,北京多了些凉爽。近日,多家公司的秋季校园招聘陆续开始了。在一些求职学子眼里,世界500强的名头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

就在不久前,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中国建筑、工商银行、中国移动、京东、阿里巴巴、腾讯、联想、小米等143家中国公司上榜。这些巨头何以入围世界500强?其到底有啥“真本事”?未来前景如何?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1.表现“亮眼”,在某些领域走到世界前列

数据

今年的500强榜单显示,新上榜和重新上榜的中国公司有18家,包括中国船舶、新希望、潍柴动力、华润置地等。入围2021年世界500强的中国公司不仅在数量上优势扩大,而且企业经营状况在横向对比中也有提升。

今年上榜的互联网企业共有7家,其中有4家来自中国,即京东、阿里巴巴、腾讯和小米,且排名较去年均有提升。

为何榜单中我国互联网巨头数量最多?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勇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国网民基数大,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这使得我国互联网企业在规模扩张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营业收入自然也会高。我国实施提速降费政策,释放了网民的潜在消费能力;同时,我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这些“红利”为互联网企业入围世界500强打了很好的基础。

李勇坚认为,我国互联网企业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生态。比如,小米除了做手机外,还做智能家居等;京东不仅涉及电子商务,还有健康、物流等。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同样如此。完善的产业生态能够让其保持较快增长。

当然,从今年榜单来看,“亮眼”的不只是互联网企业。

“国家电网等一些上榜企业在专利持有量等方面,显示出较强的实力。”李勇坚说,我国在特高压输电、高铁等领域拥有很多先进技术、先进应用,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很多企业厚积薄发,在某些领域已经走到世界前列了。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秦海林告诉记者,自2019年我国上榜企业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上榜企业最多的国家后,我国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企业经营水平持续提高,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2021年,我国上榜企业平均销售收入、利润、销售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均高于世界500强企业平均水平。

“这与我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具有相当大的关系。”秦海林说,去年疫情期间,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虽然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一定程度冲击,但相对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潜力巨大的内需市场推动了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和市场主体稳定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研究员盛朝迅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符合预期。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制造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加快恢复,网上零售和假日出行消费快速增长,就业、物价保持稳定,为企业恢复发展创造了良好经济运行条件。

“我国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注重对中小企业帮扶纾困,激发各类企业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盛朝迅说,我国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降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增强民营企业家信心,拓展民营企业发展空间,企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今年榜单的积极信号,既是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生动写照,也是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好注脚。

2.仍存短板,不能因产能大而“翘尾巴”

数据

据统计,在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领域,美国有19家相关公司进入今年榜单,而中国只有9家。同时,也有人认为,有的中国公司虽然上榜了,但竞争能力并不强,缺乏创新产品以及核心零部件和软件。

“虽然我国入围世界500强企业的数量不少,但是创新能力真正能够达到世界领先的企业还不多。在某些核心技术、关键原材料和装备等方面,我们还有较大差距。”李勇坚说,即使是在一些优势领域,我国相关企业的产能很大,但一些关键零部件仍然要依赖进口。

李勇坚称,某些企业之所以能进入榜单,是因为其在某种程度上依托市场优势或资本优势而达到相关门槛,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不要以为一个企业市场占有率高就很厉害,更不能因产能大而‘翘尾巴’,应该看到,我们在创新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还有很多短板。”他说。

“《财富》世界500强的主要评价标准是规模,但规模大并不代表竞争力强。”盛朝迅告诉记者,我国很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都会开始多元化进程,有的立足本产业链纵向延伸,有的开展跨界经营,进入新领域,投资房地产、酒店等与主业无关的行业。这有助于促进企业规模化发展,降低单一领域市场风险,但也会造成创新不足,产业发展“不专、不精、不细”等问题,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存在差距。

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记者在采访调研中发现,一些企业正加速向创新型企业转型,但仍面临不少痛点和难点。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难度较大。”盛朝迅说,当前,我国正处于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向自主创新模式转换的阶段,原先可以通过技术合作或购买方式获取的关键核心技术遭遇“断供”,自主创新的学习成本和试错成本明显上升,导致技术创新难度增加。同时,我国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制造、生物医药研发、大数据等领域人才严重匮乏,新上高技术项目过快过多,企业之间竞争更加激烈。国产“首台套”面临着买方设置的各种市场门槛,创新型产品应用遭遇市场“卡脖子”。

此外,秦海林分析称,从榜单来看,我国建筑、石化、有色金属产业结构仍偏重。与世界级企业相比,我国一些企业仍存在产品服务附加值不高、社会责任履行不全面、国际视野不广、国际规则制定参与能力不强、国际市场开拓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欠缺、防范国际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

3.形成生态,创新不是“单打独斗”

案例

在北京一家互联网企业上班的周先生最近正在考虑“跳槽”,他打算向京东、阿里巴巴投递简历。“这两家公司都有世界500强的光环,我希望能进入其中一家,亲身感受一下那里的工作氛围和状态,这将对我以后的发展、成长有很大帮助。当然,我也期待能涨点工资,赚更多钱。”周先生说。

“我们进入了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企业发展未来可期,至少还有三五家互联网企业将能够进入世界500强排行榜。”李勇坚说,未来,互联网的流量红利基本没有了,互联网企业要更多考虑创新、加强理论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服务实体经济等。

他表示,创新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要形成生态。要鼓励互联网企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利用其数据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等,提升广大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率。同时,要建立合理的监管体系,引导互联网企业合法合规经营。

实际上,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其他行业,要想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必须苦练内功,同时也离不开稳定的发展环境及政策支持。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我国企业应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秦海林说,要锻长板,稳固优势产业;补短板,加快解决“卡脖子”问题,积极参与到国际规则制定中,抓住全球产业链重新布局的契机,拓宽国际视野,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秦海林表示,要鼓励企业勇于探索创新,通过采取规划指引、资金支持、试点示范等多种方式,鼓励企业开展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与新市场开拓;通过加快公共平台建设、产学研对接、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等多种途径,为企业创新提供支撑和服务;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好企业的创新行为与创新成果。

“要加快培育一大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技术或服务出色、市场占有率高的‘单项冠军’,形成鼓励企业专业化发展的社会氛围。”盛朝迅说,要鼓励中小微企业以专业化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与大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盛朝迅建议,提升创新能力,要建立完善创新投资激励机制,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优化科研管理服务,支持科研人员集中精力攻克技术难关。要扩大紧缺新兴领域招生规模,加大实训力度,强化校企联合培养,健全人才落户、居留签证、税收优惠等政策保障。要完善“首台套”设备市场应用全生命周期支持机制,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为“首台套”提供应用场景,构建“首台套”、首批次产品大规模市场应用生态。(本报记者 刘坤)

标签:
责编:唐可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