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超市、菜场、饭店、小商铺等防疫状况如何?有没有漏洞?12日,记者一行进行了暗访。
大部分饭店堂食变外带
12日下午6点,记者来到河西金鹰世界商场八楼美食区,以往这个点的海底捞等待区已坐满了人,小厨娘的叫号单早已过百。而现在,各家餐饮店门口摆放着“拒绝堂食,敬请谅解”的字样,还有少部分直接选择了闭店。
“7至8楼的美食区从8月1日起就拒绝店内堂食,所有外卖都由每家员工送至每层楼定点放置区,快递小哥直接去取货即可。”河西金鹰世界小厨娘店负责人高青告诉记者,每天店内所有员工至少进行一日两测的体温登记,同时,做到店内每日五大板块的消杀工作,主要分为店门口、包间、大厅、外卖台和厨房。“近几日店内外卖单量增加,所以外卖间的消杀是每日的重中之重。目前有3名员工负责外卖,高峰期时会不定量增加人数。”高青领着记者来到10多平米的外卖区,墙上挂满了各种纸质的消杀记录:食品留样记录、厨房消毒记录表……
但当记者又一次走进7楼某家餐厅,并与店内员工表明4个人想进店堂食,员工立即转身指向一处角落,说既然都已经到店,可以进店用餐。当记者进店时,员工并没有使用测温枪进行测量体温,未严格落实进店健康码核验。
下午1点半,记者来到位于建邺区的华采天地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入口和1楼入口处均有值守的工作人员,经过看码、测温后方可进入。往日负一楼人头攒动的美食广场已取消堂食,所有椅子整整齐齐叠放在桌上。在入口处的七分甜新式茶饮店摆放着“倡导外卖、限制堂食”的标语,在人员健康监测登记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工作人员的体温、是否接种疫苗以及有无鼻塞、咽痛等症状。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现在不准堂食,消费者可以打包带走,也可以网上下单点外卖。”
华采天地四楼和五楼的餐饮店均打出“暂停堂食,仅限外带”的标语,不少店铺表示,“已经完成全员接种疫苗、全员核酸检测以及无接触安心送”。石上百味店铺现场的工作人员说,现场点餐的顾客需要在外等候一下,如果网上下单,外卖配送员不再进入商场,统一在一楼奈雪的茶店铺旁外卖取餐点取餐。记者看到,在外卖取餐点设置有9个点位,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的骑手正在等候取餐。据介绍,商场内外工区、店铺、后场包括办公室全区域保持定时消杀和保洁,对电梯按钮、手扶梯、门把手等角落保持每天不低于四次的消毒频率。
古南都集团办公室主任李明义告诉记者,所有门店履行佩戴口罩、测量体温、亮码扫码、绿码通行、严控人流等常态化“五件套”。入口处显眼位置摆放消毒液,免费供客人随时使用,并严格执行公筷、公勺制,非一次性使用餐具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推荐使用电子菜单点餐和移动支付结账,不折不扣将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超市菜场守门有责
记者发现,购物中心、超市、大菜场的防疫管控较严。
南京雨花街道的居民经历了六轮核酸检测。雨花西路上的托米社区mall,超市、肯德基、快餐店、面包店、茶饮店均在正常营业。超市要看健康码才能入内,肯德基和茶饮店则已取消堂食,顾客需要在门口手机扫码点单等待。同在一条路上的百家超市,喇叭里播放着“请出示苏康码”,记者故意直接闯了进去,引来身后营业员焦急地提醒:“苏康码看一下看一下”。
家乐福南京大桥店店长岳晓燕说,防疫是目前店里工作的重中之重,公司每个店长的手机里有个防疫的检查要点目录,洗手间有没有消毒、电梯有没有消毒、员工有没有戴口罩、入口处的测温检查等各项防疫工作每天都要拍照上传,晚上闭店前要做完整的消杀消毒工作,“门店入口处要测温要看健康码,一开始有些老年人不理解不配合,但现在都能自觉出示了,这让我们很开心。”
“您好,这边请测温,请出示健康码”,华润苏果文昌巷社区店的安全员许铭辉,已在苏果干了10年的安全工作。“我们这个店客流平时5000多,限流后一天客流量在3000左右,这样的提醒至少要讲2000遍。”他说,“早上8点开门,提前半小时到岗,套上党员先锋红马甲,佩戴好口罩、手套迎接来店的第一位顾客。即使是每天打交道的老主顾,出示不了健康码,也是绝对不能进店。”除了把好入场关,许铭辉还要指导另外两个安全员负责店内的消杀工作。每天消杀四次,重点部位如存包柜、收银台、购物车、购物篮2小时就要消杀一次。
家住建邺区的王昕居家办公,想要自己做点晚饭,但昨天走到家附近的好邻里菜市场发现门已经关了。“门上贴着营业时间是早上7点至下午2点,所以今天我一大早上就来买菜了,来买菜的人不多,进门需要出示健康码、测体温,门口还可以扫码领取口罩,令人放心!”不一会儿,王昕便买好了鸡肉、蔬菜,“这段时间,菜场营业时间是越来越短了,从晚上8点关门,提前到下午5点、再提前到下午2点关门,所以有时只好网上买菜或者点外卖。”
在油坊桥地铁站附近的旺角广场,商场保安大叔坐在门口一边测温,一边请顾客出示苏康码。上楼梯后,不少商户出于防疫需求还会请顾客出示苏康码。记者在这里的盒马鲜生看到,门口一幅蓝色的海报告知消费者已经落实的防疫措施,包括工作员工佩戴口罩、手套和着工作服上岗,每日进行健康状况监测等。进门后,一位带着手套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递来一辆超市购物车,购物结束后,在结算区设置有黄色的一米线,顾客只需扫码便可完成支付。
小商铺防疫令人忧
对于大型购物中心和商超基本都设置专人查看苏康码、测温,但不少小店却很难有足够的人手设置“专人专岗”。在永初路地铁站附近的康美鲜城市果园生活馆,进门时门口会响起请佩戴口罩、出示苏康码、测温的提示音,然而测温枪却被搁置在门口的小桌子上,店内员工正低头忙着水果清洗、归纳等工作,无人抬头测温查码,记者看到不少消费者进门后并未自觉出示苏康码,因测温这一过程也被省略,几个提着西瓜的消费者在购买结束后便径直从后门离开,这意味着店铺并未设置唯一入口和出口。
离托米社区mall数十米远的一个小巷子里,是能仁里社区有名的美食一条街,里面除了一家大菜场,聚集了数十家小吃店、水果店、平价蔬菜店……记者发现,除了菜场有专人守着查看健康码外,那些“夫妻老婆店”的防疫则显得较为松懈,有的烧饼店老板没有戴口罩,有的小吃店的老板口罩戴一半,有的平价蔬菜店、水果店的门口挂着“进店戴口罩”的牌子,却并不查看苏康码……
除此之外,购物中心或商场尽管取消堂食,但极少数顾客坐在公共区域的凳子上打开包装好的食品直接就餐,几个顾客聚集在一起时,仍存在一定的风险。
小超市、小卖铺,熟食店,药店,休闲食品店,甜品店,奶茶店,洗染店等等,这些小店面广量大业态多元,与市民生活密不可分。据不完全统计,南京全市这类小商铺超过了50万家。许多小商铺是家庭店、夫妻店,平时的管理不太规范,这些小商铺的防疫、防控是工作重点和难点。如何堵住这些防控的危险点?南京市商务局相关人士称,从7月23日起组织机关干部下沉到一线,督察数十次,以入门三件套——测温验码戴口罩、措施三必需——消杀巡检一米线等为主题,印制了防疫要求海报,在全市商铺张贴了40多万张,对商铺进行重点防疫工作宣传。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宋晓华 丁茜茜 田墨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