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以来,江苏签约外资项目118个,预计投资总额143.6亿美元。商务部在日前召开的应对疫情稳外资网上专题新闻发布会上,点名表扬了江苏在稳外资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江苏常年外资利用规模居全国前列,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要进一步扩大自身优势,讲好令外资“怦然心动”的江苏故事。
令外资“怦然心动”的江苏故事是什么?长三角地区的高消费能力、完善的产业配套和一流的营商环境,共同构成了对外资的亲和力,这就是江苏在招引外资时的“底牌”所在。“底牌”好才能信心足,今天开展稳外资工作,不仅要视野开阔发好“请柬”,更要聚焦自身办好“会场”,让资本对这场“相会”有更多难以拒绝的理由。说到底,稳外资的关键不靠舆论争夺,而是要办好自己的事。只有这样,才能让外资长久为我所用,在互惠双赢中,实现“引资固链”“引资补链”“引资扩链”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让外资“怦然心动”,就要让消费市场的魅力点更加突出。企业在布局谋划时,市场是重点关注对象,如昆山引进了星巴克“咖啡创新产业园”,零售巨头Costco宣布将在上海开设中国大陆第二家门店,这就是企业出于贴近市场的考虑。长三角地区的居民收入较高,消费市场潜力较大,充分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在疫情常态防控背景下,各地纷纷加大刺激消费举措,如发放消费券、试行2.5天假期,促使消费市场回暖。下一步,还应顺应消费趋势,充分发挥电商、物流配套等方面的优势,助推消费市场不断升级、深化,让市场像“磁石”般牢牢吸引外资。
产业链越完善、产业配套能力越强,就更容易让外资“心动”。江苏有着产业集群优势,在硬件上体现的较为明显,既有园区经济等成熟的配套体系,也有自贸区等空间广阔的发展平台。但在软件上,我们能做的还很多。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将自贸区打造为外资制度创新高地,针对外资审批、外资开放、外资管理、外资服务等方面进行探索性的制度创新。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加强产业链的配套服务,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发展现代仓储物流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服务、设备租赁、组织管理服务等,既为制造业的升级“输血”,也为外资的生产经营提供便利。
新基建带来的无限可能,则是外资谋划未来发展时绕不过去的因素。各国都推出了经济刺激计划,我国的新基建计划明确把资金投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面向未来”的发展领域。江苏今年220个重大项目超两成与“新基建”相关,我们要争取率先落地一批龙头项目、形成示范引领,吸引外资主动寻求抓住“风口”,用趋势的力量稳住外资。
应当看到,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是敞开的,只要我们立足自身讲好一个个令外资“怦然心动”的叙事,江苏的外资外贸就一定能够发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