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降维”,也让人“升维”,疫情正悄然改变我们的“基因”
2020-03-27 10:31:00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1
听新闻

2020年,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疫情,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

出行必戴的口罩、仔细消毒的日用品、公共交通上的“安全”距离……行为心理学认为,人们将一个新的行为坚持21天,就会变成习惯。从最初的不习惯到自觉遵守,从慢慢适应到习以为常,疫情在影响着每一个“我”的同时,也塑造出新的社会性格和社会文明。这些新的生活习惯、社交方式乃至文化心态,在时间长河中融合沉淀,正在展开一个新的未来。

老习惯在改变,新生活在养成

疫情期间,家住南京奥体中心附近的张雨在家吃的每一顿饭,都显得格外有“仪式感”。餐桌上,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一套不同颜色的专属碗筷,养成使用公勺、公筷的习惯,张雨家坚持了三周,也正是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

以前,张雨家的老人总爱用自己的筷子往孩子碗里夹菜,张雨心里明知不卫生,却不好意思明说。疫情发生之后,张雨借机向全家人发出倡议,“为避免交叉感染,从今天起,我们在家里吃饭开始使用公筷吧。”话刚出口,家里气氛瞬间就冷了下来,都是一家人,又没外人,还要分着吃饭?“你是不是嫌弃我们老两口!”婆婆直接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张雨理解老人的情绪,就像刚开始让他们戴口罩一样,他们会觉得不习惯,在家里使用公筷也需要一个过程。她开始做婆婆的工作,不断地给她转发微信灌输各种知识,在她的不断坚持下,婆婆最终认可了这一做法。

就这样,张雨家把公筷公勺摆上了桌。但她发现,桌上只有一双公筷,很容易和个人的筷子混淆,于是她又买来了不同颜色和花纹的筷子作为公筷,每人都有自己的一双,三周坚持下来,使用公筷成了家中的习惯。

与旧习惯改变同时进行的,是新生活的养成。

人在面临苦难时,最容易激发阅读的热情。因为疫情,快节奏的生活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很多人抓住这难得的时光,翻开久违的书本。

还记得方舱医院的“读书哥”么?虽然感染了新冠肺炎,但他以淡定的阅读生发强大的精神力量,不啻为一剂强效“镇静剂”,让烦躁的社会获得“抗疫”的勇气和宽慰。

近期发布的《微信战‘疫’数据报告》显示,微信读书用户每百人比上月平均多读110本书;在“知乎”上,热门话题“因为疫情待在家中的你们每天都在干什么”,有超六成人选择“看书”。还有网友晒书单和阅读笔记,通过读书平复情绪,得到近3000网友的点赞……

伴随着更健康的生活习惯而来的,是更具网感的“云生活”习惯的养成。

苏州市民周静是位旅游达人,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是她必打卡的景点。因为疫情,周静取消了春节的出行计划,将生活变成了“客厅卧室一日游”。好在淘宝联手各大博物馆推出“云春游”和“云观展”,她只需窝在家里的沙发上,轻点手指,就能欣赏到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历时1000多年以来的首次直播,“非常震撼!不用出门也能近距离游览布达拉宫,还有讲解员的免费讲解,非常棒!”

宽带基础设施的完善和5G时代的到来,推动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向“云端”转变。疫情爆发犹如触发了“云生活”的机关,大量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让人们发现曾经梦想的“云生活”不再是“远景”,“云观展”“云赏乐”“云观影””“云阅读”不仅是疫情下一个标志时代新生活的流行热词,更是正在发生在你我身边的现实。

距离在疏远,情感在拉近

这场疫情,不仅让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改变,也对人们的线下线上的社交方式进行了一次重塑。

“现在口罩就像是身体的一部分,如果出门没戴口罩,那简直就像裸奔,还不适应了。”前两天,在银行工作的孙敏急着外出见客户,拿着包就冲出了单位,可走到半路上心里突然一惊——哎呀,忘戴口罩了!于是半途折返,直到戴上了口罩,心里才踏实下来。

疫情对社交方式的改变是显著的,以前孙敏和客户见面,往往在办公室附近找一家咖啡馆,边喝边聊,但现在,为了避免长时间处在封闭的环境中,她通常会选择到空旷的户外谈事情,并且适度保持距离,“边散步边谈业务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顺便把微信步数给完成了。”她笑道。

疫情不结束不能聚集,也让一群爱跳广场舞的大妈换了一种方式联络感情。60岁的张阿姨是广场舞爱好者,以往每天晚饭之后总会约上几个伙伴,一起到小区门口的小广场去跳上几段,时间久了,她和跳舞的姐妹成了好友,大家一起聊聊家常,心里很充实。特殊时期,不能出门的张阿姨在家里客厅实现了“无接触广场舞”,通过网络约会舞伴视频连线,每天吃完晚饭,大家打开手机放起同一首音乐,隔着屏幕跳起同一支舞蹈,“虽然不能面对面跳舞,但大家频频在群里互动,还是很开心的。”

在线下,疫情让人们的社交产生“距离感”,而在线上,疫情似乎拉近了人们的距离。

985高校毕业的杨越,同学中不乏国企老总、大学教授、媒体记者和政府官员,还有不少同学在海外打拼,自从同学群建立起来以后,多数人平时潜水,偶而冒泡,用“冷感”微妙地维系着各自的“体面”。这场疫情就像往沉寂的湖水中投入一块石头,打破了长久的沉默,同学群变得热闹非凡,用他的话说是“高潮不断,金句频现”。

美股接连熔断,让做金融和在银行供职的同学抢到了话语权;油价暴跌,在石油企业担任领导的同学开始在群里深度剖析石油困局;国外疫情暴发,海外同学纷纷发布欧美、日本的生活状况,国内同学则张罗着主动提供口罩等防护用品。听说在日本工作的同学发了低烧,同学群里一连串地问候不断,最终非要让同学连线发了平安视频才算完。

最近一次高光话题由“查尔斯王子”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所引发,杨越抛出一句“王冠没来新冠来了”引发一连串声音,有点赞者赞其巧思,有的则批评他没有同情心……杨越感慨,这两三个月,群里的话题无论是关切还是质疑甚至指责,同学们似乎又回到了大学时代,畅所欲言,而说的最多的“保重”“注意”“当心”这些词,无形中拉近了同学之间的距离,“温暖”代替了“冷感”,成了同学群的主色调。

心态在转变,共情在加强

如果说生活习惯的改变和社交方式的冷热变化,是疫情下社会的浅表改变,那么人们面对灾难、死亡、生命与自然等需要严肃对待的课题时所展露出的变化,则是更深层次的文化心态转变。

网友Joan在朋友圈转发《重疫之下的纽约》一文时写道,“纽约空荡荡,昨晚看了半部星际,科幻看多了会让人high到以为能占领全宇宙,回过头简直不能接受被病毒胖揍。”

很多人都有同样的感受,已经到了21世纪的人类,发射了量子卫星的人类,正在探索火星的人类,面对小小的病毒,居然还要用最原始地“隔离”方式来应对扩散,用自身免疫力来抵抗死亡的威胁。

“面对自然,人类应该懂得谦卑。”这是疫情下Joan和很多人的共同心态。

一个间接的佐证是,毕淑敏旧作《花冠病毒》在孔夫子旧书网一度喊价高达800元,《鼠疫》《血疫:埃博拉的故事》名列最受读者关注的图书,出版社不得不加印几万册投入市场……科幻作家陈楸帆疫情初期重读了《鼠疫》,他写道:人们可从书中所记述的大瘟疫中汲取力量和经验教训,进而反思自己的生活,以及整个社会层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疫情引发反思,懂得反思的人更有责任感。“当灾难发生时,一个假消息,哪怕一个错误的暗示,引发的蝴蝶效应就可能是生命的消失。”媒体人陈心对此颇有感触,之前她一直在朋友群里转发一些自己熟悉的影视剧消息,可疫情发生以来,许多朋友都想从她那里打听一些“内部消息”。作为媒体人,哪怕只是一名非卫生条线的记者,陈心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只代表她个人,这让她转发消息丝毫不敢马虎,生怕未经证实的消息误导了别人。

疫情还让底线思维赢得共鸣。这段时间,许多优秀文艺作品鼓舞了士气、抚慰了人心,但也不乏一些想蹭热点的人,企图用一些蹩脚作品,变“战场”为“秀场”,引发网友反感和抵制。特别是《“感谢”你,冠状病毒君》一“诗”,因主观臆造的因果关系,颠覆了人们的正常思维认知和价值审美,引来业界批评。面对疫情,每个人都应守住道德底线也进一步强化成为社会共识。

疫情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些人心底的暗,更照出了更多人内心的光明与善良。无论是日本“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千古名句,还是新罗诗人崔致远的“道不远人,人无异国”,亦或是“我们是同海之浪,同树之叶,同园之花”的意大利哲学家名言……这次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让人们真切感受到“命运共同体”的存在。如果说疫情究竟改变了我们什么,那就是这种深入“基因”的认知改变:它将我们拉回生命的本位,正视人类不是无所不能,也让我们的“共同体”意识升华到更高维度。正如作家刘慈欣在《流浪地球》里所写,“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直到这场灾难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家事、国事、天下事”,有时候其实就是一回事。

标签:
责编:唐可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