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来,水稻一直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谷单位面积产量也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但近年来,不断攀升的稻田除草成本,也为广大稻农带来了增收上的挑战。
以长江中下游流域的稻田为例,稗草、丁香蓼、异型莎草和鸭舌草、牛毛毡等抗药性日益增强的多种类型杂草,不断地增加着稻农除草的压力。为控制杂草,部分地区甚至平均投入200~300毫升/亩的除草剂量,成本或高达百元/亩左右,却仍然难以控制杂草的疯长。
如此高企的稻田除草成本,究竟该如何有效“减负”?7月21日,由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举办的垦多®全国技术交流会在江苏宜兴拉开帷幕。在本次活动中,拜耳推介的名为垦多®的创新植保利器,凭借“禾阔双除”、“连封带杀”及持效长久等一系列创新亮点,为困扰广大稻农的除草难题带来了解决之道。
位于江苏宜兴方桥街道金兰村江苏省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区中的垦多®观摩田
广谱除草“以一敌多”,一站解决稻农挑战
种类繁多,是稻田杂草的一个显著特点。据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推广研究员张绍明介绍,仅在江苏的稻田内,就普遍存在稗草、千金和马唐等90多种杂草。而且由于抗药性水平高、简工栽培发展快和高效环保药剂少等原因,这些杂草不仅出草时间长、发生密度高,而且发生面积常年达80%以上。
以往,很多稻农针对种类繁多的各类杂草,只能采取“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除草方法。这样不但很难全面、迅速根除复杂杂草群落内的多种杂草,还会加大药剂的使用量,增加成本。
而拜耳此次推出的垦多®采用了科学复配、相互增效的有效成分,具有“禾阔双除”的特点,在广谱除草方面的优势明显。它不仅可以有效防除稗草、双穗雀稗、鸭舌草、丁香蓼、陌上菜等稻田大多数的禾本科和阔叶杂草,而且也把异型莎草、碎米莎草、水莎草和扁秆藨草等莎草纳入了其杀草谱之中,一次用药即可解决令稻农头痛的复杂杂草群落难题。
水活性“连封带杀”,助稻农省工增效
垦多®除了能够凭借广谱性“以一敌多”,其具备水活性的特点还可以为稻农带来省工增效的除草效果。具备水活性,意味着垦多®不仅能用于茎叶喷雾,也可用于水面施药,这就大大扩展了稻农的施药方式,实现了既简单又省工的效果。
采用垦多®后,稻农不用排水、回水,而可以直接通过飞防、甩施、吡溜、喷雾、拌肥等多种方式施药,可以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和操作难度。经过水的扩散作用,其有效成分不但可以对已出土的杂草直接灭杀,同时也实现了对未出土杂草的封闭。这种“连封带杀”的模式,对稻田禾阔杂草防控持久,具有超出常规除草剂的超长持效期。
垦多®具备水活性特点,茎叶喷雾和水面施药兼备,简单又省工
减量增效,切实减轻稻农成本负担
目前江苏省水稻种植集中区,由于杂草抗药性的持续增强,不少稻农寄希望于杂草出齐后采用茎叶处理除草剂。在杂草草龄或密度较大时,这一方式会导致用药量的明显增加。
针对这一挑战,垦多®还可以帮助稻农实现用药的减量增效。及早施用垦多®不仅可早早地避免杂草对水、肥和阳光的争抢,确保水稻的健康生长,而且还能减少之后的除草压力和茎叶处理除草剂的投入。在杂草萌发后尽早施用的情况下,垦多®的最佳推荐剂量仅为24毫升/亩,这不但切实减轻了稻农的成本负担,使稻农收益实现最大化,更有力支持了国家倡导的“农药减量增效”的发展方向。
当前,农业技术的蓬勃发展正不断为行业的转型升级带来新动能。采用绿色、高效的创新植保技术,在实现农药减量增效的同时提升农业收入,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今后,拜耳将继续依托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帮助包括稻农在内的广大农户持续“减负”增收,切实分享创新绿色农业的发展红利。
2020拜耳垦多®全国技术交流会暨水稻杂草防控观摩会在江苏宜兴举行
关于拜耳作物科学
在农业领域,拜耳坚信,种植者渴望创新,促进增长,兼具环境效益,并有助人类发展。凭借领先的生物技术、作物保护和数据科学的研究能力,拜耳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为种植者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我们探索推动创新的数字工具,与合作伙伴一起,为人类和地球带来深远的变化。
我们相信,每一项对创新的投资也是对可持续性的投资。拜耳致力于减少对环境影响,同时改善小农生活品质。拜耳的长期成功不在于销售更多的产品,而在于为种植者提供更好的工具和方案,减少水、土地和能源投入,获得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