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工行支持南京经济转型升级大事件
2020-01-02 20:39: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2019年,南京工行以初心和使命为指引,以推动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紧扣市委市政府各项战略部署,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产业升级、加速创业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光发热,为南京经济的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发展输送金融力量。

  TOP1

  深耕十五载

  打造服务小微优秀“样本”

  南京工行自2004年开启小微金融业务,15年来,不断完善机制建设、强化产品创新、优化业务流程,已成功搭建起“一个平台、三大产品体系”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2019年末普惠口径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90%、增速远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获得了市总工会颁发的服务小微企业“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状”及市总工会、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市金促会共同颁发的“有功单位”等荣誉。近年来,持续开展“百行进万企”“工银普惠行”“千名专家进小微”等活动,深入各大园区和专业市场走访营销、定制服务方案,推出e抵快贷、用工贷、跨境贷等线上融资产品,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将支持普惠金融落到实处,践行了“做好小微业务,大银行就大有未来”的理念。

  TOP2

  全力支持自贸区建设

  打造金融服务新高地

  2019年8月,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江苏设立,南京工行紧扣自贸区及区内企业金融服务需求,依托集团国际化、综合化优势以及丰富的自贸服务经验,助推南京片区在更高起点上的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目前,南京工行在江北区域共有营业网点20家,在自贸区内有综合性网点4家,服务覆盖面居同业之首。结合海关“单一窗口”线上金融服务及外管局“区块链”贸易融资便利,为自贸区企业量身定制了包括跨境收付、跨境融资、结售汇等一系列标准化金融服务,开拓了境外发债、境外上市、跨境并购、跨境资金池等新兴业务。目前,已与全市80%以上的优质跨境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全年累计办理各类跨境结算及融资等业务超370亿元。

  TOP3

  工银-南京创投新动能基金

  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2019年10月,南京工行牵头组建的工银-南京创投新动能(科技创新)基金正式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这是工商银行首次使用集团自有资金直接参与股权基金投资,在架构上创新采用“双基金”模式,在南京同类股权投资基金中是首创。该基金是工商银行对股权投资和投贷联动模式的又一探索,也是支持战略新兴产业、扶持民营小微企业的重要抓手,后续,南京工行将充分发挥“商行+投行”的服务优势,利用新动能基金与优秀科创类企业建立“血缘关系”,积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TOP4

  深化产融合作

  建设制造强国

  2019年,工商银行印发了《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从制度上保障了对制造业的信贷规模、资金价格和风险容忍度;南京工行坚决贯彻国家和总省行战略导向,将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深耕的领域之一写入《2019-2021年信贷发展规划》。为助力南京打造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南京工行每年向各级开发园区投放融资超300亿元;先后支持了肯联汽车、FMC、台积电等国际领先的企业项目,以及国电南自、埃斯顿、依维柯、金智科技等一批区域制造龙头企业;目前已形成了“贷+债+股+代+租+顾”六位一体的产品体系,能够满足制造业企业多元化的金融需求。12月,为助力打造南京南部制造业发展高地,南京工行与溧水区政府就金融支持溧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举办了战略签约仪式,计划未来三年向溧水区制造业提供超200亿元的融资支持。

  TOP5

  大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支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2019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按下了“快进”键。南京工行立足南京打造“战略支点、创新引擎、门户枢纽”的总定位,助力完善南京都市圈布局、延伸发展腹地,向东呼应、向西辐射。2019年,与省铁路、省港口、东部机场等5大集团就“金融助力长三角一体化”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先后参与了宁沪高速、京沪高速、苏通大桥、沿江高速等多条高速路网,以及南沿江铁路、禄口机场、沪通铁路、宁杭城际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累计投放超3000亿元,在建设长三角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体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分别与南京东南集团、秦淮区人民政府、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下南京重点区域发展。

  TOP6

  助力扬子集团成功发行

  5亿美元境外债券

  2019年6月,南京工行联合工银国际助力扬子集团成功发行金额5亿美元境外债券,并创造了2019年以来地方国有企业5年期美元债券发行的最低利率水平,这是南京工行在境外发债业务领域的首次尝试。本次债券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江北新区的重点项目建设。发行前,工行团队陪同发行人在新加坡、中国香港进行了10余场路演,向境内外推介了江北新区优良的发展环境,促使众多国际大型企业和知名投资机构更加了解江北新区,对新区高水平招商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TOP7

  助力头部券商发债

  减轻非银机构融资压力

  2019年6月,央行与证监会召开会议,鼓励大行扩大向大型券商融资,支持大型券商扩大向中小非银机构融资。南京工行积极响应中央加强非银机构流动性供给的要求,8月,以主承销商身份为华泰证券发行首期三年期金融债60亿元,募集资金将主要投放至中小非银机构用于补充市场流动性,以及支持实体企业的融资和流动性管理。该笔金融债券一方面扩展了头部券商的业务规模,引导头部券商为中小非银机构输送流动性;一方面改善中小非银机构信用分层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其融资难度。

  TOP8

  积极推进表外业务创新

  多项首单满足多元化融资需求

  为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满足市场多元化融资需求,南京工行在严守合规底线的前提下,积极推动表外创新业务发展。2019年,成功推荐投资省内工行首单南京地铁ABS,落地分行首单永续中期票据、首单夫子庙文化旅游ABN、东南国资类永续理财直投、江北公投债转股等项目,全年累计办理各类表外创新业务近400亿元。近年来,成功运作了140亿元苏宁集团认购阿里巴巴境外增发股份、100亿元台积电理财直投、20亿元南京地铁绿色中票等一大批首单和创新项目,有力支持企业丰富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优化财务结构。

  TOP9

  发展幸福产业

  共建美好生活

  幸福产业是新兴的经济增长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息息相关。南京工行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把握“幸福、和谐”关键词,持续加大对医教养、文化旅游、保障房等方面的投入,近两年,成功投放全国工行首单轻资产养老项目,支持了幕燕滨江风光带、园博园、牛首山、高淳国际慢城等一大批休闲文旅项目,以及溧水危旧房改造、高淳城北安置房等城市升级改造项目,每年在民生幸福领域投放融资超300亿元。

  TOP10

  金融文化深度融合

  切实增强文化自信

  2019年11月,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与南京博物院正式开启战略合作,双方将立足“文化+科技+金融”的全新定位,在文化金融建设、文创产品开发、文化交流宣传等方面深度融合。近年来,南京工行以金融力量增添“美丽古都”的文化软实力,为夫子庙、老门东、钟山风景区等历史文化项目提供了大力支持,与江苏大剧院、南京文化旅游集团、江苏凤凰出版集团等文化企业保持着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为广大市民了解传统文化和文化消费提供金融便利。

标签:
责编:唐可垚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