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征信 > 我身边的征信故事 > 正文

三等奖文字类作品丨常熟农商行陈晓燕 徐文慧:晚七点半的面签 一场信用的双向奔赴
2025-05-24 19:42:00  

 

 在乡间地头,有这样一位农民,他用双手耕耘土地,更用坚守浇灌信用之花。他是老冯,一个让我深刻理解“信用” 二字分量的人。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试行,老冯毅然投身土地承包。此后多年,他靠着勤劳和踏实,一点点扩大承包规模。2014年,他首次向我行申请 25 万元农户贷款购置自动化农机具。当同事们讨论起这笔贷款时,老冯以往踏实肯干、按时履约的印象成了最有力的 “担保”。贷款顺利获批,他的事业也借此迈上新台阶。2016年,他的贷款额度增至55万元,农忙时还带着儿子用农机帮其他大户干活,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每次还款,老冯总是提前准备好,从不拖欠,“信用” 二字在他身上,是沉甸甸的责任。

  然而,2018年的夏天,老冯却带着愁容走进了银行。55岁的他,正面临贷款到期、担保人撤保的难题。这些年,翻建宅基地、儿子结婚买车等开支,让他手头紧张,一时找不到新的担保人。“我真不想失信啊!” 老冯攥着满是老茧的手,眼里满是焦虑。

  管户客户经理小支成了老冯的“及时雨”,他握着老冯的手坚定地说:“您放心,咱们一起想办法!” 那几天,小支像上了发条的闹钟,奔走于总行和担保公司之间,为老冯争取到了农业专项担保贷款。为了让贷款尽快落地,他自行驱车递交材料;为了帮老冯省费用,反复沟通将贷款利率下降150BP;考虑周转需求,特意申请了 3年期限;甚至在晚上七点半,带着同事到老冯家,等着在外地工作的儿媳妇面签。

  那天在老冯家,老冯的姐姐看着忙碌的小支,忍不住感慨:“弟弟,小支和咱非亲非故,却比亲人还上心。你得记着这份情,以后一定要守好信用,别辜负人家!” 小支说,那一刻他突然明白,自己守护的不只是一笔贷款,更是一个农民对信用的信仰。

  如今,老冯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家庭农场,他依然按时还贷,逢人就说:“信用是咱农民的第二亩田。”而我,也在这个故事里读懂了:信用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联结。老冯用多年的守信,在困难时换来了金融服务的“甘霖”,让事业得以延续;而我们,也因他的坚守,见证了信用如何照亮一个人的奋斗之路。

  在信用的土壤里,每一次按时履约都是一颗种子,终会在未来长成遮风挡雨的大树。当我们像老冯一样,用真诚和坚守守护信用,终会发现,这不仅是对他人的承诺,更是为自己铺就的共赢之路。这条路上,有信任的春风,有合作的暖阳,更有属于每个守信者的广阔天地。毕竟,唯有守护信用,方能共赢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