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员锐眼破疑云 警银协力阻诈骗
2025-11-13 19:31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近日,江南农商行尧塘支行成功识别一起典型的“开存单洗钱”诈骗套路,通过网点员工与民警的共同努力,当场揭穿骗局,避免了客户财产损失。江南农商行温馨提醒,诈骗套路层出不穷,大家务必加强对诈骗套路的甄别,捂紧自身“钱袋子”。

流水异常引警觉,耐心询问现疑点

11月3日下午3时许,客户李某(化名)来到尧塘支行柜面,要求将银行卡内的2万元资金转为定期存单。经办柜员发现该笔款项刚刚从江西农商行转入,汇款人为刘某某。跨行、非熟人账户、即时转入并立刻转开存单等特征引起柜员的警惕,她按规定耐心询问资金来源与用途。客户李某称是10月在江西打工时以现金借给工友的款项,但被问及借条等凭证时,李某表示无任何凭证,仅存有对方电话记录。“短期务工便出借2万元现金,且不留借条”不符合常理,让柜员警惕性进一步提升。

核实信息露破绽,矛盾身份证嫌疑

为核实情况,柜员请李某提供了汇款方的电话号码。经查询发现,该号码的实名认证信息无法匹配,尝试通过微信添加该号码时,显示的用户名为“秦小明”,与银行流水标注的汇款人“刘某某”完全不符。柜员拨通电话,对方起初承认自己是“秦小明”,被问及汇款事宜时却支支吾吾,以“信号不好”匆匆挂断。几分钟后电话回拨,对方又改口称自己是“刘某某”。前后矛盾的身份表述,让柜员确定李某大概率陷入诈骗陷阱。

情理劝导揭套路,资金锁定是真相

面对确凿疑点,银行工作人员向李某展开耐心劝导。他们详细讲解了“开存单换地取现”“乡村振兴”等近期高发诈骗手法,严肃告知其出借账户、协助转移资金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在法理与情理的双重引导下,李某终于吐露实情。他承认,“对方”要求他开立6个月定期存单,并再三警告“钱不能动,否则所有银行账户都会被冻结”。这正是诈骗分子的典型套路,犯罪分子利用公众作为“工具人”,通过定期存单暂时“锁定”资金规避追查,并为后续转移赃款做准备。

警银携手急处置,筑牢安全防火墙

情况明确后,尧塘支行当机立断,立即向当地派出所报警。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对李某的手机进行了检查,发现其微信中确实加入了数个名为“乡村振兴”等内容的群聊。结合银行提供的线索,民警认定这是一起专门利用定期存单转移非法资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最终,在银行与警方的共同处置下,诈骗套路被彻底揭穿。警方对李某进行了教育,使其深刻认识到自身行为的严重后果,避免了更严重的法律风险。

 

 

 

 

 

 

 

此类诈骗以“乡村振兴”等为幌子,诱骗公众协助开立存单“锁定资金”,本质是利用他人账户清洗赃款的违法犯罪行为。江南农商行与警方共同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务必妥善保管银行卡、身份证件,切勿因小利出租、出借、出售个人账户;切勿听信他人指使,进行不明目的的转账、开户、开存单等操作。任何要求“资金锁定”“不得动用”的说辞,均为诈骗分子惯用伎俩,遇到可疑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向银行核实或拨打110报警,共同筑牢反诈安全防线。

标签:
责编: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