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拂过,波光粼粼的蟹塘中一叶扁舟承载着蟹农忙碌的身影,如同在翡翠上勾勒生活的笔触。蟹农投放的是饲料,更是一年的希望。小苏在蟹塘一年年的忙碌中逐渐变成老苏,不变的是他真诚经营的态度,也是与盱眙珠江村镇银行的默契。
暮色渐浓,忙碌一天的老苏,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手机的闹钟叮铃铃响起,粗糙的大手按掉闹钟。这闹钟是老苏的日历里常年不变的日程提醒,每月二十日偿还盱眙珠江村镇银行金米小微贷的利息。但是,老苏往往不等日程中的闹钟提醒,就已早早将利息存进银行卡。在他心里按时还贷是义务,更是责任,就像螃蟹每天都要投喂一样,容不得半点马虎。
蟹塘中的每一只螃蟹都见证着老苏的诚信,螃蟹茁壮成长,老苏始终不渝。犹记得两年前的五月,蟹塘中的螃蟹正从幼蟹向成蟹过渡,食量增大;天气逐渐升温,要注意病害防治,饲料与消毒剂成为压在老苏身上的两座大山。老苏因资金紧张愁眉不展,即使如此老苏也从牙缝中挤出资金,将房贷还上。他说:“我一辈子做人堂堂正正,绝不可能因为一时的困难失了信。”诚信经营的阳光洒在蟹塘上,折射出蟹塘丰收的场景与老苏淳朴的面容。
老苏也在那时接到盱眙珠江村镇银行客户经理的电话,他高兴不已,赶紧向家人分享喜悦:“老婆,我们蟹塘的饲料有着落了,费经理说我们征信好,我们配合提供材料,贷款两天就能放款,大概能有十五万呢。这征信好,关键时刻真能‘变现’”。那一刻老苏脸上的笑容灿烂无比,仿佛所有阴霾一扫而空。
夕阳西下,老苏又划着小船巡视蟹塘,落日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他一边摇着船桨,一边语重心长地对着身旁学习的养殖户说:“以前我爹教我看水色养螃蟹,现在我不仅教你们养螃蟹的技术,还有用信用闯市场的本领。信用就像咱蟹塘的水质,看得到却摸不到,一旦坏了,再想恢复就难了。信用攒起来的时候,它就是咱们这蟹塘上的小舟,帮助我们管理蟹塘;要是把它搞砸了,信用就是蟹塘中疯长的水藻,把咱们的路都堵死,那可就寸步难行了。”
老苏用行动呵护着征信。两年来,他在盱眙珠江村镇银行没有一次逾期记录。在他心中,每一笔按时偿还的贷款,都是为诚信的大厦添砖加瓦;每一个守信的日夜,信用都在滋养这片承载着家人生计的蟹塘。现在老苏在黄花塘的蟹塘已达百亩,周围村镇谁人不知老苏家的螃蟹品质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