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自2024年10月上线试运行以来,人民银行南通市分行高度重视平台推广工作,将其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通过强化宣传培训、创新金融产品、聚焦地方重点经济领域等多措并举,持续扩大平台覆盖面和影响力。截至2025年7月末,南通辖内银行通过平台累计完成查询4907笔,为942家企业新增授信60.87亿元,为1257家企业发放贷款78.87亿元,其中向251家企业发放纯信用贷款7.58亿元,有效缓解了“信用白户”融资难题。
在组织领导方面,南通市分行着力构建协同推进新机制。制定专项推广方案,明确各阶段目标、任务分工与时间节点,实行平台运用情况周统计、专题宣传月月办、专题培训季度化。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由分管行领导定期召集已接入银行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判和解决推广中的问题,动态优化工作策略。强化考核引导,将平台使用情况纳入南通市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金融机构支持高质量发展评价及商业银行执行人民银行政策等三项考核体系,重点关注银行查询笔数、新增授信与贷款金额等核心指标,推动各接入机构将平台使用嵌入授信审批流程,持续扩大平台影响力。
在宣传培训方面,多措并举提升平台查询与运用能力。制作专题宣传折页、海报和视频,结合省分行参考资料,详细介绍平台功能、优势、操作流程与典型案例,既涵盖平台运转模式、登录方式等基础内容,也邀请企业代表现身说法,增强宣传亲和力与实效性。积极开展线下宣传,结合“3.15”“6.14”等重要时点,组织金融机构在网点摆放资料、播放宣传标语,联合试点机构走进园区、市场,面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展一对一推广,并通过“平台推介会”“金融沙龙”等形式现场演示平台操作、讲解融资案例。拓展线上宣传渠道,组织15家商业银行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平台,联合南通电视台拍摄专题节目《资金流信用信息平台 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提质加速》,制作专题课件供全市财务人员后续教育使用,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
在产品创新方面,推动资金流信息与金融产品深度融合。联合市商务局,依托平台信息创设“通贸贷”产品,截至7月末,已为7家外贸企业新增授信1.62亿元,为15家企业发放贷款2.33亿元。同时,将资金流信息融入地方征信平台“通科贷”产品,帮助银行从资金流水角度为科技型企业精准画像,缓解其信用评价难、风险评估难问题。截至同期,辖内银行通过“通科贷”目录查询企业资金流信息618笔,为59家企业新增授信5.37亿元,为157家企业新增贷款12.05亿元。
在典型示范方面,积极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融资案例。引导银行运用平台数据开展信用评估和风险判断,将资金流作为企业增信的重要依据。例如,南通某建装材料公司是一家专注亚克力板材生产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因回款周期长、缺乏抵押物,面临融资困境。交通银行南通分行在授信过程中,借助平台动态分析该企业资金流水和经营状况,全面评估其信用水平,最终为企业定制普惠贷款方案,快速完成299.1万元纯信用贷款的审批与投放。该案例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有效提升了平台的市场认可度和公信力。
下一步,人民银行南通市分行将持续深化平台推广应用,重点围绕四个方面精准发力:
一是强化金融机构培训指导。通过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专题培训,邀请征信中心专家授课,并结合现场观摩、案例解析与模拟操作等多种方式,切实提升信贷人员对平台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能力。
二是构建信息共享与经验交流长效机制。定期召开平台应用经验分享会,鼓励金融机构围绕成功案例、创新实践和共性问题进行交流,促进彼此借鉴、共同提高平台使用效能。
三是深化企业数据权益保护宣传。依托多种渠道向企业普及数据安全与信息保护知识,清晰告知企业在平台使用中的权利、义务及数据应用的目的、范围和方式,有效消除企业对数据授权的疑虑,扫清平台运用中的障碍。
四是聚焦重点领域融资服务创新。引导金融机构紧扣金融“五篇大文章”,立足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和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开发基于平台数据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根据资金流数据确定授信额度和利率,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发放效率。